来源:
;2018-10-20
教育将最终走向深度学习,而基础教育阶段是学会深度学习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将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10月18日,由济南市市中区区政府主办、市中区教育局承办的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16位来自国内以及芬兰、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专家,与来自省内外各界教育同仁近300人,围绕“基础教育与深度学习”主题,立足基础教育,聚焦深度学习,探寻学习的真谛,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对话,深刻地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基础教育与深度学习”这一主题的多元认知与价值判断。
板块一: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的10位教育专家围绕“深度学习”主题,立足基础教育,聚焦深度学习,探寻学习的真谛,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对话,深刻地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深度学习”这一主题的多元认知与价值判断。推动了深度学习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参会各国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更为宏观和广阔的专业视野,是一次思想碰撞与友谊增长的盛会。
芬兰万达市副市长伊琳娜·莱赫托-海格罗斯女士做主旨演讲
澳大利亚坎宁市副市长克里斯汀·坎宁安女士做主旨演讲
加拿大列治文教育局琳恩·阿彻女士做主旨演讲
芬兰万达市瓦斯维乌里高中原校长艾拉·卡斯佩尔女士做主旨演讲
瑞典蒙道尔科瓦恩比斯克兰中学的特教专家、首席教师海伦娜•约瑟夫森女士做主旨演讲
澳大利亚瑞内拉中学校长卡洛琳•格林女士做主旨演讲
芬兰瓦尔凯阿科斯基高中校长贾安娜•莱帕女士做主旨演讲
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先生做主旨演讲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静静女士做主旨演讲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先生做主旨演讲
板块二:现场课例研讨
如果说教育专家们的主旨演讲是一场场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对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论研究,那么19日上午的“课堂论剑”则是付诸于实践的真实现场呈现。
来自瑞典、中国、加拿大的三位教师分别提供了英语、科学、综合实践三节课例。三位教师虽然文化背景不同,教学经验各异,但他们所呈现的个性十足的课堂设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成长,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都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必不可缺的元素。
瑞典教师乌里卡•莫德奥罗森提供英语课例:《瑞典》
加拿大教师蒂娜·夏洛克女士和助教艾米·厄斯金女士提供综合实践课例:《创建一个建筑物》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教师商文广提供科学课例:《气球火箭飞行探究》
板块三:学校实地考察研讨
18日下午,参会的国内外嘉宾在市中区考察了两所学校。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从中华文化的本土视角出发,基于深度学习的五个原则,开设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风”系列课程,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能力,课程品质决定了学习品质;济南十四中学基于让学习真实发生所进行的课程重建与学校变革,展现了现阶段市中区基础教育在学习转型中的积极探索,生动的学习文化、丰富的课程产品、紧密的师生关系、基于标准的评估体系见证着深度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达成中的所发生的力量。
中外嘉宾在十四中考察
嘉宾在南上山街小学考察
纵观本次会议的进程,多视角全方位的互动对话贯穿始终,较为深刻地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深度学习”这一主题的多元认知与价值判断。这次盛会给了市中教育人更开阔的国际视野。研究深度学习,就是倡导回归教育的本原——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保护学习者的求知欲,鼓励深入体验和参与,重视学习全过程,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促进学习者心智的发展和素养能力的提升,让今天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公民,让教育更开放,更弹性,更人文。
立足于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培养,服务于全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全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局,市中教育将今年10月定为“国际交流月”。除了承办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10月27日,2018中德(济南)青少年校园足球友谊赛也将在市中区开幕。从去年的学术节,到今年的国际交流月,站在世界地图旁的市中教育人一直在努力探索真实的学习,找寻学习的规律,一切只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济南市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深入。迄今为止,已有11所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42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各校之间不断扩大交流范围、深化交流内容,在师生互访、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近5年来,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共计64批次920余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九游会ag的合作伙伴。